2003年增加了约3万所,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达2824.4万人,比2003年增加约1400万人。
如今,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办学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对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增强教育发展活力和满足城乡劳动者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
不久前,江西蓝天学院董事长于果看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本后,于果很激动:“民办教育部分说得非常好。我的感受是:办好中国的高等教育,离不开民办学校;公办学校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具有活力,中国的高等教育才能办好。”
同时,我国在相关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改革教育投入体制,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我国教育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
——健全教育法律法规,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教育发展成果是清渠,那么,教育改革就是源头活水。教育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巨大成果,有力地保障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相关链接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从体制入手,我国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我国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入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决定》对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作出了部署。
200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作出了明确规定和重大调整。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布。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战略性转变。
改革让人民群众得到最大实惠
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初步实现所有孩子“有学上”,我国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大国,体制改革推动教育取得辉煌成就。
体制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30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让人民群众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每每对比今昔教育,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向巴平措总是感慨万分。1947年出生于一户菜农家庭的向巴平措,解放后上的是昌都地区第一所小学,那时的文盲率高达95%。
从1985年开始,西藏在农牧区实行以寄宿制为主的中小学校办学模式,到2008年,西藏73个县(市、区)已全部实现普及六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其中70个县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曾几何时,我国贫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较差,“有学上”的难题困扰着决策者。
“国民之智愚贤否,关国家之强弱盛衰”。党中央、国务院把普及义务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2007年,随着“两基”攻坚的胜利完成,全国小学净入学率从2000年的99.1%提高到99.5%,初中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88.6%提高到98%。
——2008年,全国城乡实现免费义务教育。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实现的一个跨越!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县的陈银是下岗职工,每月只有300元的政府补贴。家里一儿一女都在2008年考大学,这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使他一度想卖掉房子筹学费。
幸运的是,由于国家颁布的几项助学政策,儿子陈杰顺利获得了生源地助学贷款支持,女儿陈峰也被华中师范大学录取,成为一名免费师范生。
儿女都能上大学,陈银心里一块石头也落了地:“要是在原来,这是不可想象的事。还是党的政策好啊!”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